走进国宝大熊猫
走进国宝大熊猫
发布人:  

2023年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顺利闭幕,中国代表团103金完美收官,此次大运会再次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风采。在此期间,全国人民关注热烈赛事的同时,还发现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顶流”花花因为大运会还洗了个澡,“花花洗澡全国人民都知道了”的词条还因此上了热搜。大熊猫因其黑白分明、体型肥硕、头圆尾短、憨态可掬等可爱形象深得大众喜爱。(图一)

图一 大熊猫(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八九百万年,被誉为“活化石”,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是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国宝”。大熊猫作为我们国家的国宝和名片,因其可爱、憨态和稀有深受国人和世界人民的喜爱,但你真的了解大熊猫吗?

 

一、名字来源

1896年由法国传教士David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的一个农民家里发现一张毛色黑白相间的兽皮,根据特征初步鉴定,认为它属于一种珍稀的熊类,并根据毛色定名为“黑白熊”,中文译为“大猫熊”,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展出大熊猫标本时,被国人按当时的习惯从右到左念成熊猫,于是“大熊猫”流传并沿用下来。现今惟有台湾的书刊、报纸上仍有“大猫熊”之称。

关于大熊猫的称谓却五花八门。《说文解字》《尔雅注疏》《经典释文》等古籍称大熊猫为“貘”;《尚书·周书·牧誓》《晋书·熊远传》等称之为“貔貅”;《大雅·召南》《资治通鉴·卷六》等称其为“驺虞”;另外《山海经》《尔雅》《汉书》等书籍中又说它们是食铜铁的猛兽,因此大熊猫还有“食铁兽”称谓;此外还有“竹熊”“银狗”“杜洞尕”等别名。[1]

 

二、生物特征

大熊猫属肉食目熊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的骨骼特征主要表现在头骨大,颧弓宽大,吻短。总的来看,大熊猫的牙齿与其他肉食类动物不同,同草食性的有蹄类动物十分相似,矢状嵴高,无裂齿,犬齿短而钝,臼齿发达,咀嚼面宽大,大致呈长方形,具有大小不同的结节形齿尖。正因为如此,大熊猫有着惊人的咬合力,成年大熊猫的牙齿咬合力约1300N(力的单位是牛顿(Newton),符号为N),介于狮子和美洲豹之间,比马来熊和亚洲黑熊都高。

大熊猫还有一个特征,前掌上5个带爪的指是并生的,另外还有第六指,即从桡侧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可以与其他五指配合,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东西、爬树等(图二)。[2]

图二 大熊猫前掌细节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熊猫是肉食动物中以植物为生的素食者,特别爱吃华桔竹,其次是大箭竹、紫箭竹和冷箭竹等。大熊猫栖息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是冷杉、云杉林或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区,林下丛生箭竹、刚竹、黑竹、龙竹和拐棍竹等竹类。这些竹类不仅为大熊猫提供充足的食物,更为它们提供了优良的栖息条件。[3]

 

三、进化之路

最早的大熊猫化石出现在时代为晚中新世至上新世(距今8~9百万年前),发现地点在云南禄丰、元谋等地,被称为始熊猫,体长120厘米,这是大熊猫的始发期;早更新世的大熊猫处于成长期(距今2百万年前),化石于广西柳城巨猿洞、重庆巫山龙骨坡等地被发现,被称为大熊猫小种,体长130厘米;中更新世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距今120~1万年前),被称为巴氏亚种,体长为200厘米;而衰败期的大熊猫品种则是现生种,体型比巴氏亚种约小1/7~1/8(图三)。[4]

图三 大熊猫进化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熊猫的衰败,一方面是因为人口增长导致大片林地被开垦,使得许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遭到不断侵占,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是大熊猫只生存在温度较低的山林地带,且大熊猫繁殖率及幼崽的存活率低,自卫能力较差。[5]

 

四、渝地寻根

远在人类社会出现之前的更新世时期,重庆已是大熊猫等物种的理想生活地,在龙骨坡、盐井沟等遗址中出土大量的古动物群骨骼。经过漫长的历史长河,大熊猫不断进化,与人同行,并逐渐消失在重庆这片土地上。

(一)巫山龙骨坡遗址

巫山龙骨坡遗址位于庙宇镇龙坪村,这一区域洞穴较多,大多为埋藏性溶洞,并且都有堆积,含有哺乳动物化石,有的与地下暗河贯通。该遗址出土有更新世时期8目29科74属116种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含25个新种),其中包括小种大熊猫以及现生种大熊猫2种大熊猫骨骼。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点,在动物分类和演化上有重要研究意义。[6]

1996年11月20日,龙骨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万州盐井沟遗址

盐井沟是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的经典产地,以石灰岩裂隙(俗称“竖井”)中保存众多完整的化石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南方第四纪中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最为典型的代表。[7]

208地质队在盐井沟平坝上洞(老屋包Loc3化石点)发现了3件完整度极高的巴氏大熊猫头骨和下颌骨化石,铀系法测年结果显示该大熊猫标本生活时代为中更新世(距今35~26万年),这几件标本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巴氏大熊猫头骨,为研究更新世以来大熊猫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对比材料,这对提升重庆万州盐井沟动物群的科学内涵和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图四、图五)。[8]

 

图四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藏巴氏大熊猫骨架化石复原图(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藏供图)

 

图五 巴氏大熊猫头骨及下颌骨化石(图片来源于《New remains of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from Yanjinggou, China: Throwing light on the evolution of giant pandas during the Pleistocene》论文)

(三)巫山大水田遗址

巫山大水田遗址位于长江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是大溪文化时期重要的古遗址之一。该遗址出土了20科38种动物骨骼,同时在发掘时发现了1枚大熊猫牙齿。

该枚牙齿为左侧下颌第三臼齿,远中部分缺失。齿冠面近似于三角形,前宽、后窄。冠面齿突、皱纹较多,主尖不明显。冠面中间略凹,从牙齿磨耗的情况看,其死亡年龄段应为中年(图六)[9]。

 

图六 大水田遗址出土大熊猫左侧下颌第三臼齿(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四)酉阳清源遗址

酉阳清源遗址位于乌江下游东岸的一二级台地上,该地区喀斯特岩溶地貌特征十分明显,其物产也很丰富,2003年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的重要文化遗存与18种动物骨骼,在商周地层中也发现了2枚大熊猫的牙齿。[10]

商周时期出土大熊猫的牙齿并不出奇,根据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酉阳州志·物产》的记载“兽有獐、有兔、有貘......”。同时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丰都县志·土产·动物》记载有“锦鸡、鹦鹉、貘、孩儿鱼”等。

说明大熊猫的分布区是逐渐缩小的,从16世纪开始,直到19世纪甚至20世纪,在鄂、湘、川、豫等地仍有大熊猫的身影,目前的大熊猫只局限于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区域。[11]

 

五、与人同行

大熊猫在古代被人们赋予了多种意义。如“貔貅”“貘”等称谓则象征英勇无畏的猛兽;“驺虞”是和解友好的象征;“食铁兽”则是稀有珍稀的灵兽等[12]。

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使得大熊猫的栖息地不断被压缩,大熊猫的数量也急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但是随着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方式与技术日趋完善,大熊猫的数量又持续增长,其栖息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2021年10月,国家将四川、陕西和甘肃三省面积27134平方千米的野生大熊猫集中分布区和主要繁衍栖息地保护起来(秦岭、岷山、邛崃山和大小相岭山系),成立了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了中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资源。保护栖息地原真性和完整性是实现大熊猫野生种群稳定繁衍和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首要基础[13]。在国家公园里不仅保护到了大熊猫,而且还保护了生活在这个国家森林公园的77种两栖和爬行动物,141种兽类,85种鱼类,338种鸟类,3446种种子植物以及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图七)。[14]

 

图七 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范围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熊猫是重要的生态指示物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作为国家级别的“活化石”,同时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保护好大熊猫也是保护好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保护好生命物种,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就是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注释:

[1] a.黄复生:《中国古代动物名称考》,科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616~617页。b.邓云霞:《历史文献记载中的大熊猫形象》《保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第36卷:第10~21页。c.澹台明:《大熊猫的古代名称考略》《科学之友》,2005年11月1号。

[2] 李湘涛:《生命的支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年3月:第96~97页。

[3] 孙欣:《历史时期川渝鄂地区大熊猫的分布及其变迁》,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黄万波:《大熊猫颅骨、下颌骨及牙齿特征在进化上的意义》《古脊椎动物学报》,1993年7月第31卷第3期:第191~207页。

[5] 同[4]。

[6] 武仙竹:《论龙骨坡遗址》《华夏考古》,2018年第3期:第38~44页。

[7] 陈少坤、庞立波、贺存定等:《重庆市盐井沟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经典产地的新发现与时代解释》《科学通报》,2013年第58卷第20期:第1962~1968页。

[8] Haiqian Hu, Haowen Tong, Qingfeng Shao,etc.New remains of Ailuropoda melanoleuca baconi from Yanjinggou, China: Throwing light on the evolution of giant pandas during the Pleistocene. Journal of Mammalian Evolution volume 30, pages137–154 (2023).

[9] 资料存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10] 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酉阳清源》,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50页。

[11]何业恒:《中国珍稀兽类的历史变迁》,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1~19页。

[12] 同[1] b。

[13] 胡瑞华、张黎明等:《大熊猫国家公园国宝栖息地连通成片》《森林与人类》,2023(01):第36~49页。

[14] 数据来源于国家林业和草原科学数据中心。

图文:李凤  崔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