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 11月7日,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代建筑专委会主办,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历史保护建筑分会承办的“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研讨会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 此次学术研讨会旨在搭建开放互动、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交流与对话,碰撞出学术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成果,共同促进“一带一路”及“发扬红岩精神”背景下的近现代文物建筑保护科技发展和创新工作。 袁钧 在上午的主题发言中,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袁钧作了题为《山地城市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探索——以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保护利用为例》的报告。中共重庆市委会办公大楼旧址(以下简称“大楼”)为仿苏式风格的砖木结构建筑,保留有中国传统的坡屋顶样式,呈现出朴素简洁、庄严大方的建筑风貌。大楼由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陈明达先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设计建造,历经半个世纪的沧桑后一度被鉴定为“危房”。经过理论回顾和实践考察,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大楼的历史建筑修缮项目制定了“既要符合遗产保护基本理念,也要适应现代公用建筑功能要求”的保护原则,并对大楼的建筑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进行系统评估,在工程管理中引入了“价值管理”概念,结合文物建筑保护修缮要求和建筑遗产保护理念,对大楼的保护工程提出指导策略,进行了原状保护、重点修缮和适应性改造。2009年12月,大楼被公布为重庆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2月,大楼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大楼保护项目成功实施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秉着历史文化片区保护的理念,对周边不协调建筑进行整治,进行系统文旅融合项目的策划,使建筑遗产保护与历史街区保护有机结合,成为提升片区形象,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元素。 沈阳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近现代建筑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沈阳在《近现代建筑保护利用的迫切问题》的发言中,围绕近现代建筑的负面事件、认识杂乱、法规和规范欠缺等问题提出了看法,并从时间概念、形式概念和建造技术等三个方面入手,厘清了“近现代建筑”的概念;从文物与文物保护单位、名城名镇名村与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二十世纪遗产、工业遗产等近现代建筑的多头体系、“近现代建筑”与“文物”的关系以及近现代建筑价值的获得与局限来阐释如何认清近现代建筑的价值。近现代建筑遗产最重要的是“摸清家底”,一是提高对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健康度、适用性和干扰力度的认识;二是建立近现代建筑遗产资源的认定标准、近现代建筑遗产价值的评估标准、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的技术标准和近现代建筑遗产利用的管理标准;三是厘清整理以往调查、研究成果,开展全国近现代建筑遗产资源普查;四是在普查基础上,对近现代建筑遗产资源进行分级管理,明确相关行业职责,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行业的协调机制;五是建立近现代建筑遗产集中城市联盟。 胡斌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胡斌作了《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方法研究:以大田湾体育场为例》的发言。大田湾体育场于上世纪50年代早中期规划建设,为典型的“重庆西南大区建筑”,是该片区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标志物。胡斌副教授介绍他的团队对大田湾体育场进行了建筑现状勘察和建筑残损情况分级评估,回顾了历次维修情况,进行了遗产现状分析,梳理出建筑风貌问题、建筑病害问题、文物周边环境及停车问题和空间利用不足问题。保护利用方案的总体保护思路是恢复大田湾体育场1956年初次建成开放的风貌,他梳理了历史照片与图纸,确定了建筑外观风貌,对建筑功能进行延续,对建筑结构体系进行修缮及加固,在符合文物保护原则下,完善配套设施,选择具有充分把握的修缮部位与分类措施,并对修缮设计的具体内容作了详细介绍。 华联剑 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信息部主任华联剑在《探索利用大数据更有效地对文物实施保护》中指出,现在文物事业发展成果显著,服务大局创新出彩,但同样也面临着文物保护工作严峻的形式,如人员流失大、自然灾害、文物买卖等问题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针对以上问题,他提出三点措施:整合资源,助力业务审批与监测预警;信息共享,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科研攻关,解决文物保护难点。最后他强调,加快实现文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更加有效保护文物的必经之路。 雷勇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在《近现代建筑历史信息的科学考证——以天津段祺瑞故居为例》的报告中,对天津段祺瑞故居的历史信息进行了解读。首先,在近现代建筑装饰研究现状中,以华盛顿弗农山庄一楼卧室剖面样品显微照片和乾隆花园倦勤斋戏台勾头部位剖面样品显微照片为例,分析历史信息与装饰的关系,从近现代建筑装饰和古建筑内檐装修说明装饰类别;其次,近现代建筑装饰研究方法有历史背景研究、科学分析和现场勘察,目的是为了还原建筑某些历史时期的原貌,解读历史信息,为价值评估及保护修复提供依据。段公馆始建于1920年,1976地震损毁该建筑坡屋顶,八角凉亭被拆除,1977作为办公场所使用,2014开始保护与修缮,通过对彩绘进行层次结构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分析、壁纸分析,认为段祺瑞故居的修缮大致分为5个时期。最后,他展望了近现代建筑装饰的研究前景,强调了历史档案、现场勘察和科学分析的密切协作。 曹永康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作了《建筑遗产保护从业二十年的自我反思》的报告。他先从“从测绘到观察”出发,通过大量的二维图纸和三维图对比,介绍三维点云数据的全角度表达比二维图纸更能有效地进行观察,并受到了相关领域的欢迎。他提出要重视梁思成提出的文物建筑保护要“从涂脂抹粉到输血打针”转变的理念,之前的修缮工作只关注到了“修的好不好看”,忽略了“修得健不健康”,能够保存真实性历史信息才是建筑遗产保护的根本任务。建筑修缮后更重要的是利用好,不合理利用建筑反而缩短了建筑的时间,频繁的修缮会造成更大的破坏。 在下午的分会场发言中,与会专家学者就历史建筑数字化管理、历史建筑保护性修缮与利用、历史建筑检测与加固、历史建筑修复材料四个专题展开了演讲与讨论,具体情况略。
整理:徐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