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城记(二):云阳磐石城之百年宗祠
磐石城记(二):云阳磐石城之百年宗祠
发布人:  

磐石城,又称磨盘寨,位于云阳县双江街道,地处长江北岸,所处区域是一块独立隆起的山体顶部,面积约3.5万平方米。处于磐石城核心位置的是一处建筑遗迹——涂家祠堂遗址,该遗址占地面积约1300平方米,是磐石城上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处建筑基址。

 

一、缘起

顾名思义,涂家祠堂是云阳涂氏建造的家族祠堂。据成书于民国十九年的《涂氏族谱》记载:“元明之际,有讳本任者,始籍湖北之蒲圻。九传至宏亮,偕其族子开寗先后入川,而启族於云阳。”涂宏亮,字功亮,于乾隆二年(1737年)“入川置业”。

 

磐石城全景图(民国十九年《涂氏族谱》)

 

涂宏亮之子涂怀安随其父入川时年仅十七岁,入川不久后,涂宏亮返回湖北蒲圻老家,涂怀安则偕妻儿定居于云阳,率三个儿子披荆斩棘、开辟良田,使家族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将涂家拥有的田地拓展至磐石城附近。涂怀安晚年时,愈发的思乡心切,“每当春露秋霜未尝不东望赣鄂而念在籍之祖……欲卜一形胜之地以建祠宇”。然而,建造宗祠之地久而未得,直到发现磐石城这一“形胜之地”,“见两江夹流,於下诸峰罗列其前,来山去水绵亘悠长,不禁喟然兴叹曰:‘此真足以妥先灵而昌后嗣者矣’,因廉而买之,命其子曰龙曰虎曰麟、姪曰政,徐为修建。”【1】【2】从《涂氏族谱》中录入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买卖契约可知,当时磐石城的拥有者——谭、柳二家,因“家下负债押租难还”,正欲卖地解困。因此,双方一拍即合,谭、柳二家合伙将磐石城卖于涂怀安父子,“寸草寸木片石一扫尽卖,不留立锥。”自此,直至民国时期,磐石城一直为涂家所有。

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购得磐石城之后,涂怀安告诫子侄要逐渐修建宗祠,但当时涂家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宗祠之事。直到道光年间才由涂怀安的孙辈们主持修建,由云阳涂氏族人捐助筹款,历时三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落成。

 

清代道光十五年“祠堂捐修名數碑記”残存碑刻

 

据《涂氏族谱》记载,涂家祠堂所处的位置曾是昙华寺故址,是磐石城中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处区域,背靠磐石城的最高点,左右两侧地势平缓,前方有道路横贯城内,再往前为地势较低且视野开阔的缓坡台地,“形家言所谓回龙顾祖也”。正如当时的《祠堂碑记》所述,“是祠也,山川秀发固可以昭灵爽,风景清雅亦可以课诵读,地势险峻尤可以避寇难,一举而三善备焉。”

 

磐石城远景

 

二、变迁

涂家祠堂自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成,历时百余年,其基本布局延续未变,仅民国时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葺扩建。

《涂氏族谱》中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祠堂碑记”记载:“上建龛堂,所以安神主而序昭穆也;中树厅事,所以齐子孙而肃拜跪也;前列廻楼,所以接宾朋而讲圣谕也;左右两庑,所以进子弟而习诗书也;中少雕琢取其朴素戒奢华也;外多砌石欲其巩固免窥伺也。”整体而言,此时修建的祠堂“屋随山势高庳分三进,翼以东西序,自堂室庭庑以逮,楼阁庖突,凡合建置者一无或缺,其时迁蜀才三代人,不過十家,而寢庙规制若此,其为百世谋者亦既宏远矣。”这里描述了祠堂的整体格局和功能,有安放祖先牌位的龛堂,有供族人祭拜的厅堂,有接待宾客的廻楼,有供家族子弟学习的厢房,外围砌石筑墙确保安全,而且,祠堂的整体装饰风格简约朴素戒奢华。可以看到,涂家祠堂从建造之初就包含着涂氏族人对祖先的怀念,对时人的激励,以及对后辈的期望。

涂家祠堂自道光十五年(1835年)建成后,因磐石城上不便于族人长期生产生活,所以磐石城逐渐荒落。到嘉庆、同治年间,因躲避战乱,涂家族人逐渐聚居于磐石城上,对磐石城进行了逐步的修建、改造,以供族人居住、避难。至民国时期,由于磐石城上人口逐年增多,祠堂相对狭小老旧,无法满足涂氏族人的需求,但是因战乱频仍,“盗氛既张,劫掠攻击之术愈演愈奇”,涂氏族人为躲避战乱防御盗匪,着重修筑城防和房屋居室,而未能顾及宗祠之事。

至民国十八年(1929年),涂家族人对祠堂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葺、扩建。《涂氏族谱》中由涂凤书撰写的《增修宗祠记》对此次增修宗祠的原委及增修后宗祠的规格布局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民国十八年(1929年),涂氏族人议修宗祠,民国二十年(1931年)清明时节完工。增修祠堂主要是在原来祠堂正厅,即龛堂的后方括地建造新的龛堂,原规划龛堂为五楹,但实际建造是三楹,左右两侧留待他日再修建。此龛堂“不甚深而宽其前廊,廊下承以露台”,前廊与露台是供族人祭拜先人之处,龛堂两侧有台阶通往前方的旧龛堂,在旧龛堂的墙上开洞作门,以供通行,门外的区域改为学舍,即石城小学校,供族中子弟学习。除新扩建的龛堂外,祠堂的其他布局并无大变化,基本还是延续了道光年的格局,只是在建筑的功能分区上做了一些调整。

 

涂氏宗祠图(民国十九年《涂氏族谱》)

 

如今,祠堂的地面建筑都已被拆除,仅见基址保留,目前的基址也于近年来进行过修整。现存基址共由四个平台组成,从前到后依地势逐层升高,地面铺砌青砖,每层之间由台阶相连。由低至高,第一层平台上有石狮一对,以及大量散落的石质建筑构件,原祠堂大门位于平台右前方,大门外为道路。第二层平台的台阶位于正中,平台边缘残存有题刻,分别位于台阶左右两侧,内容为“說禮敦詩” 、“型仁講讓”。第三层平台的台阶位于正中,平台边缘有现代砌筑的石质护栏,平面可见有残存的石墙基,该层平台在民国扩建时改为石城小学。第四层平台可见有残存的石墙基和散落的石质建筑构件,该平台为民国时期扩建新增的乡堂,面阔三间,前有走廊,廊外有露台,走廊左右两侧为通往下层平台的台阶。

 

涂家祠堂遗迹俯拍

 

涂家祠堂遗迹近景

 

涂家祠堂遗址残存的石狮

 

 残存的建造构件

 

乾隆二年(1737年),涂氏“入川置业”,启族于云阳;道光十五年(1835年)于磐石城上建成涂家祠堂;民国十八年(1929年)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涂氏族人对其进行修葺扩建。其历程如涂凤书所言:“吾涂氏入川以来历百年而始建宗祠,今又百年而始增修之,呜呼,何其难也。”

 

涂家祠堂右侧的高规格建筑遗址

 

涂家祠堂右侧的高规格建筑遗址的平剖面图

 

三、见证

涂家祠堂曾屹立于磐石城百余年,已经深刻的融入了磐石城的历史之中,通过对涂家祠堂历史背景的梳理,可以看到涂家祠堂不仅仅是一处历史遗迹,也是云阳涂氏家族和磐石城百年变迁史的见证者。

《四川通志》记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频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希若晨星。”如此背景下,有了清代初年由清政府引导的“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移民活动,涂氏家族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从湖北迁到云阳的。

移民是人类历史上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着不同规模的移民现象。移民,尤其是大规模的移民表面上是个体和族群的人口迁移,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现实社会和政治的需求,然而,作为文化的承载者的个体和族群的移民行为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从移民文化的演变形态上来看,涂氏家族的变迁个例具体的反映了“文化记忆——文化流动——文化再生”的发展过程,而涂家祠堂就是这个发展过程的历史见证者。涂家祠堂的设想和建造是作为移民的涂氏族人的文化记忆的物质体现,其被赋予的祭祀祖先、管理族人、教化子孙的功能无一不是家族或地方文化的记忆和传承。从涂家祠堂选址磐石城,到涂氏族人逐渐的聚居磐石城,再到对涂家祠堂的修葺扩建,这百余年的变化就是文化流动和逐渐本土化的真实展现。当新中国成立,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涂家祠堂被废弃,涂氏族人带着他们的记忆完全融入到时代的长河之中,完成了进一步的融合和繁衍,从而成为本土文化的承载者,这也就是文化的再生,充分体现了移民文化的适应性和创造力。

总而言之,涂家祠堂作为涂氏家族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核心场所,见证了百余年间涂氏族人在云阳的立足和发展,见证了涂氏家族的文化习俗和家庭理念的传承,见证了清代初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所形成的移民文化。

 


参考文献:

【1】 蒲廷超:《祠堂碑记》,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阳涂氏族谱》。

【2】涂凤书:《增修祠堂记》,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阳涂氏族谱》。

图文:杨鹏强 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