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名研究丨洛碛与锣旗地名双解
重庆地名研究丨洛碛与锣旗地名双解
发布人:  

渝北区有一个镇叫洛碛,江北区有一个社区叫锣旗,如果仅仅是听,你没法听出两个地名的差别。洛与落在重庆话里同音;洛碛之碛,普通话读ji[tɕi],重庆话读qi[tɕʰi],跟旗帜的“旗”一样。洛碛之碛,指的是“碛坝”,一般情况下是指季节性江州——就是春末到秋天被淹没在水里,其它时间则露在水外。重庆比较典型也比较著名的碛坝就是珊瑚坝。我很好奇,两个相距车程42.5公里,直线距离32公里的地方,怎么会出现两个同音的地名呢,并且都在长江边上。也许,有人会说音同字不同,莫忙,慢慢往后看。

 

曾经的洛碛镇(作者选自互联网)

 

历史上,无数的人都在试图破解二者名称的由来。

洛碛,相传是宋朝进士冯时行的老家,并且他生活的时代也较早,因而,解读地名的故事往往与他有关。常见的说法是,洛碛镇滨临长江,手工业、商贸与船运业都比较发达,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因而取名“乐碛”——这里河边有两个碛坝,上洛碛与下洛碛。据传说,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冯时行在万州被摘掉乌纱帽,削职为民,回到乐碛,他一气之下将“乐碛”改为“落碛”。过了两百多年,到了明朝,人们请本县的进士、著名的才子蹇义为洛碛题写一块“落碛镇”的匾,蹇义提笔就写,刚写下落字的草头他就有点犹豫了,总觉得落字有些晦气,就在他犹豫的那一瞬间,笔上的墨落在了纸上,掩盖了草字头,蹇义想“既然你不让我写草头,我就不写吧。换纸来。”换了纸,蹇义便写下了“洛碛镇”三个字。从此,乐碛就叫洛碛了。[1]

 

曾经的洛碛镇(作者选自互联网)

 

这个故事有点奇妙,竟然将乐碛、落碛、洛碛三个地名串在了一起。

落旗寺也有故事解读地名,据《江北厅志》记载,铜锣峡外江北岸,有地名落旗寺,它的来历是这样的:明朝万历十五年,有一个叫性善的湖广和尚,他去峨嵋朝拜,船过此地,他的香旗竟然飞飘到了北岸山麓的一个平坝上,性善恍然大悟:“这里应该就是出家人可以居留的地方呀!”他泊舟上岸,见平坝上有断垣残壁,询问左右居民,方知这里是曾经的庙宇屋基。于是,他就开始在重庆及重庆四周化缘,最后建起了落旗寺。”[2]1949年以后,有人觉得“落旗”二字不能给建设新中国的人们鼓劲,于是谐音改为“锣旗”,至今沿用。

 

锣旗寺码头拍摄南岸大兴场(姜孝德拍摄)

 

实话说,用这样的故事解读地名,可以让人听得津津有味,却不能给我们解读名称由来的钥匙。

为什么古人要取两个同名的名称?琢磨了无数的方法,并力破解这个谜题,但都无功而返。最后受江北“梁沱”的影响找到了原因。梁沱,就我所知有两个(有人说有三个),一个在江北城以东、三洞桥外,另一个在凤栖沱下、飞浪子旁边。它们被取名梁沱就有一个共同的地理特征——一根石梁直插江中,石梁内则怀抱一个沱湾。那么洛碛镇与锣旗寺有什么相同的呢?几经琢磨,反复查找,最终找出了相同的特征来:都有一条由北向南注入长江的小河,洛碛镇有御临河,锣旗寺有旱河;洛碛镇有两个碛坝,称上、下洛碛;锣旗寺有“关刀碛”;到底哪一个才是有用的东西呢?权衡再三,决定从“洛”字着手。

锣旗寺码头(远处为铜锣峡,姜孝德拍摄)

以中文来解读洛碛,我的草稿写了七八千字,但缺乏别人说法的支持,完全是一种“自言自语”状态,因此只好搁置。搁置后,也许可以复活,也许永远不复再解。就在这个时候,那本浏览过七八遍的书,居然被我读出了新意来。锣旗,也曾经叫过洛碛!“明代最早的地名因寺而得名,叫落旗寺,后来作为地名的落旗寺有所变动,清代同治年间铜锣峡残碑上记载地名为洛碛寺,清代川江古航道图中也记载为洛碛寺,可见清代确叫洛碛寺。1938年,第五十工厂迁入后,以庙名为地名,称为落旗寺,这在第五十工厂解放前的行文中可得到印证。解放后,改‘落’字为‘锣’字,地名定为锣旗寺,至今。”[3]我觉得作者完全是本末倒置,应该是先有洛碛,它跟渝北区的洛碛是一样的名字,后来有了寺,就叫洛碛寺。再后来,有了一个蕴含慈航普渡、佛光四射思想的故事,于是寺被改作落旗寺,地名也跟着变成了落旗寺。因此,我怀疑历史上曾有某个少数民族在洛碛与落旗居住过,他们因为某种原因,将自己家旁边的地方取名叫“洛碛”。

可是,洛碛是什么意思呢?于是,我开始找一些有关少数民族的书来看。

第一假设,洛碛由老洛溪演变而来。

洛碛来源于“洛溪”。某日读书,突然读到“老洛溪”一词,觉得它很像洛碛。于是细细一查,结果,“老洛溪”不是汉语,而是土家语“裸洛溪”(lo53lo21hi55),“老”是“裸”(o)的音变和误记。其义与“裸罗洞”(1o53lo21tuŋ35)相近,都是供人游览的地方。[4]祼洛溪,在汉语的环境中,第一个音很容易被省略,因而就成“洛溪”,它的土家语意思就是“人游玩”(的地方)。祼是人。

尽管解得很辛苦,却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洛碛与洛溪之间联系的言论,这显然是我的一厢情愿。

第二假设:洛碛由六池演变而来。

六池又名罗池,是土家语“罗池里”(lo55tshi55li55)的简化。土家语称人的“眼珠”为“罗池里”(lo35tshi55li55)。因“里”(li55)读轻声,往往在语流音变中被省掉,只读出“罗池”(lo35li55),不损原意。[5]

说洛碛像眼珠,那硬是像——江中的碛就像眼珠,但是,仍然是找不到关于洛碛与六池之间联系的言论,所以仍然是失败的。

第三假设:洛由僚来。

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唯有幻想着靠读书来解决问题,在读书也找不到答案的情况下,就只得暂时放下,去写另外的文章。放下《洛碛与锣旗地名双解》之后,我就开始破解歌乐山——以前听说,这个山名与仡佬族有关。岂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竟然在这里找到了突破口:“乐碛,重庆市江北区、四川省乐山市有地名乐碛(luo21ɕi21),直译:僚人坝。”[6]作者在讲仡佬(僚)人词汇的时候,竟然提到了“乐碛”,真是让人喜出望外,并且乐山也有乐碛。当然,如果就这么相信了,也未免太草率了。其它人还有这方面的论述吗?作者在后面“罗家”词条里继续讲述了一些类似内容:“罗家。綦江区以及其他地方,有不少冠以‘罗’的地名。永新镇有‘罗家’,石壕镇有‘罗家湾’,郭扶镇有‘大罗坝’……这些地方并非因为居民罗姓者多而得名,而是因为古代歌罗蛮(葛僚蛮)居此。‘罗’是僚(读lao214)的异写,就像歌乐山(葛僚山)口头上说成歌罗山。”[7]洛碛之洛,在这里,完全可以被认定为是僚的异写。

仔细查找,关于僚人与罗、洛、乐的论述其实还是蛮多的:“獠人‘依山傍谷’,所依之山可谓僚山,也就是乐山。‘僚’、‘乐’音相通。著名学者徐中舒指出:‘僚在古代原当作貉,貉从各声。各原是以各、洛两个复辅音作为发声的,僚就是洛的转音……’‘洛’与‘乐’音同,在《钜宋广韵》中同列‘铎’部。又据徐中舒先生分析,朝鲜乐浪地区之乐浪,‘乐’即僚,浪即谷,并明确指出:‘西南部族称僚为乐’。”[8]如此一来,川渝地区叫“乐”、“罗”、“洛”的地方,极有可能就来自于“僚”——洛碛、硌磺、硌五洞、路孔(六孔)、乐山……兴奋之余,我找出了徐先生的原作。

徐先生的原话是这样的:“僚在古代原当作貉,貉从各声。各原是以各、洛两个复辅音作为发声的,僚就是洛的转音,葛僚或仡僚,就是各洛的转音。”[9]看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仡佬族研究专家翁家烈的一句话,就是仡佬人多复辅音。芮逸夫考订贵州安顺披袍仡佬的读音为klao,也有人说仡佬古读klao或glao,这也不矛盾。[10]葛僚(仡佬),记音应写作klao,汉字不是记音文字,为了完整地记录klao,便写作k-lao,字作仡佬,有人说“有的人直接把第一辅音k-扔了”,我更相信是第一辅音的弱化,形成了lao——僚或獠。也有人说klao,缓读就是仡佬,也对。

僚,有的变成了洛、罗,这也是西南地区多以洛、罗、落命名地名的原因。“中国古代史籍,曾记有南方一民族,其名‘土獠蛮’(《云南记略》)、‘仡佬’(《炎徼纪闻》)、……‘鸠獠’(《华阳国志》)等等,中国民族学家芮逸夫曾著文证明,这些名称是同一民族名称的异写异读,獠、僚就是犵獠或仡佬,也就是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记载的‘土僚蛮’(Toloman或Coloman),中、西方学者大都认为Toloman也可读作Coloman(仡佬蛮),佬或僚(獠)是省称,……因为汉藏语系各语族语言中,存在大量的o~u互转、a~o互转、k~g互转的现象。”[11]请读者特别注意,马可波罗翻译的第二音节,都写成了“lo”,就是洛、罗、落。

僚,就是葛佬,就是濮人,他们在历史上广泛生活在重庆的各个角落,重庆人住的吊脚楼,也叫阁栏,葛栏、干栏,专家说,这些称谓都是葛佬的变音;大渡口有一个溪沟,叫葛老溪,《巴县志》称它叫阁老溪,它就是葛佬人曾在这里居住过的证据。

最后,我给本文的总结是:江北、渝北两个叫洛碛的地方,它们是因古代葛佬人居住而留下的,葛佬简称僚,僚变卖为“洛”。王国祥将“洛碛”直译为“僚人坝”,欠妥。洛碛的碛毕竟不是普通的坝,所以我还是觉得应该翻译成“僚人碛坝”更准确。至于说“碛”是古汉语,还是少数民族语言,这个怕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因而只好就此打住。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相同的地名呢,那是因为从前的农耕时代,地名传播的半径,大约就是三五里,古人没想到到了商业时代,人的活动范围变大,同名问题一下就出现了。今天的人们,三五百里都是短距离,因而,我们就不要去苛求古人了。

[1] 《渝北洛碛的由来和它的九宫十八庙》- https://www.cqcb.com/hot/2020-06-25/2590687_pc.html
[2] (民国)江北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重庆市渝北区地方志办公室整理《江北县志稿》(下册)第152页,2014年印刷。
[3] 高洪波《人文历史三千年·重庆市江北区境考》第99页,方志出版社,2009年版。
[4] 叶德书、向熙勤《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第335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5] 叶德书、向熙勤《中国土家语地名考订》第344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6] 王国祥《南平僚族属证明法:探寻僚语底层并与壮泰语族比较》,载《僚学研究》第二辑第25页,(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版。
[7] 王国祥《南平僚族属证明法:探寻僚语底层并与壮泰语族比较》,载《僚学研究》第二辑第25页,(北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7年版。
[8] 马琦《“乐山”名称的由来》,载《乐山,走向世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 徐中舒《论巴蜀文化》第124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10] 芮逸夫《僚(獠)为仡佬(犵狫)试证》,载中国悬馆葬学术讨论会秘书组编《悬棺葬资料汇集》第52页,1980年版。
[11] 罗艺峰、钟瑜《音乐人类学的大视——华南与马来民族音乐考察及比较研究》第28、29页,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图文:姜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