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埠
1890年,中英《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把重庆列为通商口岸。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的建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各国在重庆纷纷设立领事馆,开辟租界。开埠在客观上加强了重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开启了重庆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文物简介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街道谦泰路142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长江东岸的南滨路与谦泰路交汇处,与朝天门、江北嘴等重庆地标遥相对应。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占地面积65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39平方米,建成后历经数次改建、加建及修缮。现存为一组带内庭和回廊的庭院围合式建筑,由主楼、附楼、耳房和牌楼构成。建筑整体厚重典雅、简洁明快,选址和环境布局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和理念,建筑内中国传统雕刻、灰塑艺术巧妙结合,欧式券拱、柱廊造型与中国三重檐歇山牌楼、青砖墙柱等有机融合,使整组建筑呈现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又有浓郁的重庆山地建筑特色,体现了中西方建筑文化的交融,是重庆市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实例。
历史沿革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见证了重庆开埠以来百年变迁的历史沧桑。1894年,法国官员到重庆考察设立领事馆事宜。1896年2月,法国同清政府议定,允许法国在重庆设立领事馆。1896年3月26日,法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正式建立。法国水师兵营是根据法国远东舰队司令波特尔的命令,由印度支那总督杜梅尔捐款10万法郎,“奥利”号舰长休斯特·南希负责修建,1902年动工,次年竣工。法国水师兵营是当时供法军舰士兵和军官居住的营房、储存食物的仓库、修理车间和物资补给站,又称为“奥当军营”,同时作为法国在长江上游的控制站,担负长江航道水上警察的任务。1940年法国战败,新成立的维希政府得到国民政府承认,因其驻重庆领事馆遭日军轰炸,经国民政府批准后,于1941年迁至“奥当军营”办公。1943年,国民政府断绝了与维希政府的外交关系,改为承认由戴高乐领导的法国民族解放委员会,“奥当军营”归该委员会驻重庆大使馆所有,大使馆主体仍迁回原领事巷,“奥当军营”仅保留有无线电联络部和两名操作人员。
历史照片一
历史照片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为重庆市房管部门接收管理,曾为重庆粮油机械厂和面粉厂长期使用,最后一个使用单位于2002年迁出。2003年对法国水师兵营开展了保护性修缮,后改为商业用途,并在耳房内建立了重庆开埠历史陈列馆。
一体化保护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位于重庆两江交汇、南滨之上,除了其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外,自20世纪初对外开放以来,承载了重庆人特有的城市文化记忆,也是重庆重要的对外历史文化展示窗口。2013年,对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再次启动修缮保护,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维修设计工作,对文物建筑开展现状勘察和历史调查,编制完成《重庆市“同盟国住渝外交机构旧址群——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修缮设计方案》。方案按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保护原则,尽可能的保存文物建筑历史信息,保留文物建筑原有风貌,所采取的保护技术措施遵照最少干预原则,且具有可逆性和再处理性,从城市人文价值传承延续的角度,最大限度地根据史料恢复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原貌。在开展修缮设计的同时,还按照文化遗产“一体化保护”思路,组织了由考古、古建筑保护、文物修复保护、数字测绘等专业人员组成的文物保护团队,主动开展了相关区域考古工作,这也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首次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过程中同步开展考古调查发掘。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地窖1座、水池4座、房址2座、灰坑1座,遗存时代涵盖清末至民国时期,填补了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地下遗存发现空白,分别印证了法国水师兵营的建造、法国领事馆搬迁等历史片段,进一步丰富了其历史文化内涵。
修缮设计效果图一
修缮设计效果图二
考古发掘现场一
考古发掘现场二
(范鹏 孙慧 孙立唯)